综合新闻
您当前的位置 :

  2022年12月1至2日,“加强高级科学编辑人才队伍建设 提高科技期刊影响力”培训班在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举办。此次培训得到了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的指导和支持,由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生命科学信息中心联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期刊编辑会上海分会主办,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协办。两天的培训分别由信息中心主任于建荣研究员及Neuroscience Bulletin编辑部主任魏彬编审主持。

  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党委书记瞿荣辉代表主办单位致辞,从国家、上海市、科学院乃至科研院所的层面强调了科技期刊的重要性,指出科技期刊的发展在推动我国科研能力创新和提升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提出将持续支持研究所期刊发展。

  培训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吸引了100多位期刊编辑和图书情报人员参会,会议组织了8场学术报告,围绕建设世界—流科技期刊的重要指示精神、科技期刊发展与评价趋势、中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及集群化发展等进行探讨交流。

  Journal of Molecular Cell Biology主编、BMC Systems Biology副主编、国科大杭州高等研究院生命与健康科学学院执行院长、中国科学院分子细胞卓越创新中心吴家睿研究员以“21世纪生物医学的三个主要发展趋势”为题介绍了生物医学领域三个主要发展趋势,建议各编辑要研判前沿热点,为推动我国科学研究与传播作出更大贡献。《图书情报工作》杂志社社长及主编、《知识管理论坛》主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学术委员会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系主任初景利教授围绕“预印本平台与期刊出版的协同”,分析了预印本的定位及发展现状,并介绍了中国科学院科技论文预发布平台(ChinaXiv)的开发与建设情况。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兼数字出版与传播专委会主任曾建勋就“我国科技期刊融合出版路径之思考”分析了期刊融合出版的深层含义,指出融合出版需要构建作者、期刊与平台间的良好生态关系,研发高价值附加产品。Journal of Data and Information Science主编、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计量与评价部主任杨立英研究员作“科技期刊评价指标与方法研究——以《中科院期刊分区表》为例”报告,指出升级版中国科学院期刊分区表的新变化,介绍了期刊超越指数的算法与内涵,并展示了在国际期刊预警分析方面取得的成果。Cell Research/Cell Discovery编辑部主任、中国科技期刊编辑学会常务理事程磊编审围绕“道,可道,非常道”分享了办刊的经验与心得,提出科技期刊编辑人员需要围绕期刊本质,以提升学术水平为根本,为科学发展服务,引领科学发展、促进原始创新。《核技术》中英文版双刊主编、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马余刚教授作“提升平台服务内涵,吸引重要成果发表”报告,介绍了《核技术》和NST的初心使命、NST的发展历程、2013年以来的数字化转型与平台建设、期刊论文成果宣传语服务、优秀成果回归展示、总结与展望等。上海大学期刊社副社长、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副理事长、上海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刘志强编审以“新学科 新团队 新目标——提升EER国际影响力的办刊实践”为题分享了上海大学期刊社及高校英文综述期刊的建设现状及实践经验,提出应重视组稿质量、传播质量、服务和出版质量,以提升科技期刊影响力。中国激光杂志社有限公司总经理、上海期刊协会副会长、上海科技期刊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杨蕾就“科技期刊集群化之路的探讨”分享了中国激光杂志社在学科期刊群发展方面的探索及实践,分析了四个卓越计划支持的五个期刊集群的传播平台的建设情况,总结了光学期刊群在全流程数字平台、全文数据库、英文网站、移动端app、数字产品销售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加强科技期刊建设,对于提升国家科技竞争力和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此次培训依托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国家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的资源禀赋,探讨了促进我国本土科技期刊的发展路径与心得,为提升我院乃至我国科技期刊的办刊能力以及影响力共谋发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