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扫描
您当前的位置 :

在我国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背后的“时”与“机”另有深意。

翻开人类社会发展史,科技创新,从来都是撬动经济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明确提出“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把“基础研究”“核心技术攻坚”“科技自立自强”等词放在了关键突出的位置。

在我国由高速发展转为高质量发展的时期,强调科技创新的核心作用,背后的“时”与“机”另有深意。

“从零到一”,有多远

拿到“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全国政协委员、上海科学院副院长曹阿民欣喜发现,“坚持创新”位列优先位置,并以专篇的形式进行部署,“这充分彰显了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科技创新每年必提,而今年的‘含金量’与往年不同。”曹阿民说,“目前我国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上海人均GDP超过2万美元,再依靠过去的人口红利和规模扩张来实现翻番已经很困难。”

时代正在发生改变。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中指出,国家经济发展要经历从生产要素导向、投资导向、创新导向到富裕导向四个阶段。目前我国经济已经历了前两个发展阶段,随着经济发展由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发展转变,我国正进入科技创新发展阶段。

嫦娥五号带回月壤,“奋斗者”号完成万米海试……2020年,中国“上九天揽月,下五洋捉鳖”令人振奋,但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卡脖子”难题如何破解?

“我们要将逐渐消失的人口红利向创新红利转变,释放我国9000万科技人力资源的创新红利,支撑高质量发展。”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科委主任张全说,加强基础研究、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已成为冲破我国科技创新短板和制约瓶颈的必由之路。

“过去我们有很多研究,都是在别人指出了大路方向以后,再快步跟上去,缺乏‘从零到一’的原创性突破。”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林指出,基础研究不是为了解决今天的问题,而是为明天作准备。

“从零到一”,是我国与世界最先进科技水平之间的距离。此时强调基础研究的核心作用,比以往任何一个时刻都更为迫切。

“十年磨一剑”,底气从何来

“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提出,“十四五”期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年增长要达到7%以上、力争投入强度高于“十三五”时期。“未来五年,如果每年保持增长7%以上,到2025年我国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将超过3%,这将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水平。”

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占GDP的比例,是体现一个地区科技创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而这一比例在上海,已连续三年超过4%。

李林指出,上海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打造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必须承担起先行先试责任,进一步充实基础研发投入,在关键核心领域实现突破。

研发经费投入不像基建、产能等固定资产投入,不会立即产生效益。这是一个持续的、长期的、甚至“不计回报”的过程。近年来,我国对研发的投入并不少,2019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逾140万件,授权45万件,成为世界第二大研发投入国和知识产出国,2020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17%,然而核心技术领域依然与世界发达国家存在差距。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赛娟在提案中指出,虽然我国SCI论文数现位居世界第一,但创新人才、创新成果却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究其原因,是由于不少高校在学位评定中存在“唯论文”倾向,导致很多有价值的课题为了尽快发表而草草收尾。

在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科学院院士王建宇看来,“基础研究是一项‘坐冷板凳’的工作,需要有潜心研发的环境和氛围,有坐得起‘冷板凳’的从容。”他认为,国家应该为从事基础研究、可能会长期“坐冷板凳”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更持续稳定的支持。“基础研究不仅事关技术研发,更是一个悉心培育高精尖人才成长的过程。”

“如果科学家把科研看作一种生存手段,只着眼于发论文和申请经费,便无法潜心做研究。”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薇建议,在生命健康、生物安全等重大前沿领域系统性地谋划重大项目布局,建立核心技术团队“白名单”,增加国家长期稳定投入。

“从零到一”,考验的正是“十年磨一剑”的韧劲和底气。只有当科研人员不用再为科研经费而奔走、心无旁骛专注于前沿基础科学研究,才能引领科学研究率先进入“无人区”。

科研成果转化,堵点在哪

科技的世界瞬息万变,一项科技成果研发出来,如果没有及时实现产业化落地,很快就会失去领先优势。作为一名生活、工作在长三角区域的科技工作者,全国人大代表、复旦大学校长许宁生时常感受到这种压力,并深感“要让科技成果真正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光靠科研院所和科研人员还不够”。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运用市场化机制激励企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鼓励领军企业组建创新联合体,拓展产学研用融合渠道。企业,在科技创新中占有独特的地位。

高校、研究院所的科研成果转化,堵点在哪?“过去我们在做科研的时候,并没有想好市场需求在哪儿。”曹阿民指出,科研人员离市场太远,而企业和市场很近,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应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因为科技从本质上来说也是一种资源。

激发科技创新,除了依靠“国家队”,企业和社会的力量也不容忽视。那么,如何鼓励企业成为创新主体?代表委员在全国两会上热议。

“在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方面,税收具有天然的经济职能。”全国人大代表、立信会计师事务所董事长朱建弟建议,将可享受税收优惠政策的主体从科研机构和高校进一步拓宽至各类市场主体,充分发挥税收政策的经济杠杆作用。

“科创企业普遍存在固定资产占比低、科技成果转化周期长等‘轻资产’特点,银行贷款直接服务科创企业难度较大。”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地方金融监管局局长解冬建议,可以在上海率先开展商业银行创投类贷款试点,鼓励银行资金依法依规与符合条件的基金合作,协同政府等各方资源,形成服务于科创企业的金融链。

还有代表委员提出,通过完善对企业创新的知识产权保护政策、实行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鼓励大企业成立创新联合体等方法激励企业投入创新。

“从零到一”,就像一次次“裂变”,一旦触发,将会以指数形式实现爆发式增长,最终激发创新的因子在全社会范围充分涌流。

“在加快探索跨区域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区域科技创新共同体的进程中,长三角应率先走在前列。”许宁生说,长三角地区具有人才富集、科技水平高、制造业发达,产业链供应链完备、市场潜力大等特点,而地处于长三角城市群中心的上海将发挥积极作用。

目前,上海正以张江科学城、临港新片区、杨浦国家双创示范基地等关键承载区为核心,集聚创新要素,承接科学技术转移,加快成果产业化,放大创新集成和辐射带动效应。多位代表委员表示,上海要勇当我国科技和产业创新的开路先锋,不仅要提供优质产品,更要有高水平的科技供给,支撑全国高质量发展。而这,或能为完善国家创新体系构建一个样本。

本文来源:上观新闻
记者:黄尖尖 王海燕 谈燕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