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 :
  4月23日晚上7点,SINH学术云聚会迎来了中科院分子细胞科学卓越创新中心研究员、Cell Research及Cell Discovery主编李党生。题为“How to publish in high profile journals”的报告吸引了研究所内外千余名科研人员的聆听。报告会由副所长胡国宏主持。
  李党生研究员在简要介绍Cell Research及Cell Discovery期刊基本情况之后,引出了本次报告的主题:如何在高影响力杂志上发表论文。结合担任杂志主编多年的经验,他认为首先也是最关键的是需要有理论上的突破或新概念的提出,其次是背后机制机理的阐明和证实。随后,通过范例文章的解读对以上基本思路进行了详尽生动地阐述。最后还分享了投稿阶段的注意事项和技巧。李党生研究员热情地回答了与会人员的问题并展开了讨论。
  本次报告会给正在疫情封控中的各位科研人员献上了一道丰盛的精神“大餐”,大家纷纷表示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邵振研究员:李党生老师以科学人普遍关心的“如何做出高水平研究”为题,指出“问重要而又基础的问题”这一关键, 并通过两个典型案例,即VDJ基因重组的调控机制和分化细胞重编程生成iPS细胞方法的发现过程,展示了如何在概念性、机制性和生理意义三个层次之间巧妙平衡,让自己的研究工作获得高水平期刊的青睐。
  鲁明研究员:李党生研究员围绕“如何做高水平研究工作”的主题做了精彩的报告。报告深入浅出地为大家介绍了一项顶尖的研究工作所需的三项基本要素,并通过两篇高水平的研究论文,细致地剖析了一项创新性研究工作从“conceptual advance”科学问题的提出,到分子机制的科学性论证和生理病理意义阐明的全过程,对我们科研工作者提升科研品味有很大的启示和帮助。
  周章森研究员:李党生研究员报告的主题是“如何做高水平科学研究”。在一个半小时的报告中,李教授结合多年的期刊编辑经验,通过案例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总结介绍了“做高水平研究”的方法。他谈到,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就是要提出和解决领域中重要和基础的科学问题,推动该领域的发展和突破。采用“提出科学问题-机理探索-机体验证”的模式从生命活动的不同层次解释和证明科学问题,特别强调实现0到1的突破首先要提出创新性的科学问题。李教授精彩的报告为我们青年科研工作者如何在新时期进行原始创新和关键核心技术公关提供了方法论的启示和思考。最后他表示,科研工作者要时刻保持对领域的敏锐嗅觉,善于思考,做个有心人!
  丁咚(研究生):李党生老师以一个高水平期刊编辑的身份,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平时非常难得的视角,去了解和思考如何做高水平的研究、发表高水平的文章。李老师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和一些科学史上的经典案例,帮助我们从全新的角度重新理解了如何提出概念性开创的问题、做出详细的机制进而解决重要的生物学问题,为人类科学的进步做出自己的贡献。通过李老师的讲座,启发了我从新的角度重新思考、整理自己的课题和思路,真的是受益匪浅!
  李子娟(研究生):今天我们参加了李党生老师分享的主题为“如何发表一个优秀的期刊”的报告会,李老师的分享让我明白了在科研过程中保持正确的科研思路是非常重要的,首先我们要学会如何提出有效且有意义的科学问题,其次是通过分子生物学及结构生物学等技术,来对所提出的问题进行科学机理和机制层面的阐述,而机理的阐述也正是科学研究中最重要及最有意义的地方。李老师的分享为我们在今后的科研道路中进行有效及高效的研究提供了很大的帮助,让我们受益匪浅。
  翟思楠(研究生):世上的捷径多是伪装的弯路,做科学研究更是如此。在高水平期刊上发表工作“技巧”无他,唯有做出好的工作:提出关键和基础的问题,给予解答,为领域带来“概念性的突破”。重要问题的提出并不一定需要多么高的智商,但是需要对领域有充分的把握,这也是日后写出专业的好故事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敏锐留心,勤于思考才更有可能挖到深埋的宝藏。李党生老师风趣幽默,结合案例分析,高屋建瓴,两个多小时的报告令人收获颇丰,传递出科研人仍需脚踏实地,勇往直前的道理。
  宋烁(研究生):听完李老师关于如何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的线上讲座,给我最深刻的体会就是在如何选择研究的问题上眼界要开阔,要看得更高更远,所做的研究工作最好能开拓全新的领域或者对事物本身的看法有重大改变的研究。并且通过VDJ重排和诺奖得主山中伸弥的故事告诉我们在研究中要时刻保持敏锐洞察力,做有心人,这样才有可能做出突破性的发现。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