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图文
您当前的位置 :

8月6日至7日,中国科学院上海营养与健康研究所举办第三届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暨衰老生物学研讨会。论坛聚焦衰老研究领域国际前沿,汇聚了线上线下近万名海内外杰出科学家与青年科学家共同探讨衰老生物学研究前沿热点,以科技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上海市人才工作局国际合作处副处长、三级调研员徐慧、国际合作处陈雯怡,中国科学院上海分院人事人才处副处长朱泰来受邀出席会议。营养与健康所党委书记瞿荣辉在开幕式致辞中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更是中国科学院加速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之年,做好人才工作尤为关键,本次论坛持续以“衰老生物学”为核心主题,正是着眼于将其作为“十五五”乃至更长时期科技布局工作的重中之重;期望通过会议平台,凝聚海内外科学家的集体智慧,共同探索衰老生物学领域系统性、协同性研究的有效模式,显著提升国家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科技支撑能力,并吸引集聚高水平人才形成创新合力。

徐慧在致辞中表示,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始终秉持海纳百川的胸怀,致力于为全球人才提供卓越的发展舞台。上海不仅汇聚顶尖科研资源与创新平台,同时积极打造全链条、高品质的人才服务生态,全方位解决人才来沪发展的后顾之忧,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

营养与健康所所长汪思佳详细介绍了研究所在创新方向凝练、科研体系布局、重大平台建设、人才队伍规划以及构建一流人才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举措,并着重强调了研究所坚定不移实施“人才强所”战略。他表示,研究所正处于上升发展的关键时期,全所上下结合重点领域布局、重大任务部署、重要平台建设,正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精准引进力度;同时围绕重大科技任务组织实施,也着力加大战略科学家培养力度,加强优秀青年人才以及工程技术和技术支撑人才队伍建设,拔尖筑峰,加快打造能攻坚善作为的国家战略人才力量。研究所将持续打造优良环境,围绕氛围优、服务优、发展优目标,着力营造人才干事创业的最优生态。

论坛汇聚了衰老研究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进行高水平学术交流。新加坡国立大学Brian Kennedy教授、衰老与肿瘤国际研究中心任瑞宝教授、美国贝勒医学院李红杰教授、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田烨研究员、美国希望之城国家医疗中心王琼教授、北京师范大学王晓群教授、Cell期刊副主编谭家颖博士、中国科学院上海免疫与感染研究所邵孟乐研究员、密西根大学郭龙华教授、营养与健康所Andrew E. Teschendorff研究员、丁秋蓉研究员以及肖意传研究员依次带来精彩纷呈的学术报告,分享了衰老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突破性成果与前沿思考。会议特别为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提供了展示与交流平台。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杜克大学、纽约大学、根特大学、西湖大学以及营养与健康所等的青年才俊也积极参与了报告和研讨,展现了蓬勃的科研活力和发展潜力。

会议闭幕环节,营养与健康所学术所长李林院士作总结发言。他指出全球老龄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随着多学科交叉前沿技术的突破性进展,衰老研究领域日新月异,人类对衰老本质的探索正在经历深刻的范式变革。跨层级、多模态、全景式数据获取与整合将是推动衰老研究发展的协同创新模式,也为揭秘衰老奥秘,建立精准干预体系提供更多全新可能性。这也正是研究所立足现有建制化特色优势,聚焦“重大慢病防控与老龄健康促进”国家需求的战略定位与发展目标。

国际青年学者论坛是营养与健康所“主动觅才、精准选才”的重要品牌活动,自举办以来已汇聚了一大批学术水平高、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优秀青年人才,论坛也已成为研究所引才育才、服务国家的重要平台。论坛不仅为海内外衰老生物学研究者搭建了思想碰撞与深度合作的桥梁,也充分展示了营养与健康所在该领域的学术号召力、资源集聚力及服务国家重大需求的坚定决心,为进一步吸引全球顶尖人才、深化衰老研究领域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推送单元:人事人才处

撰稿人:穆静

附件: